深圳新聞網(wǎng)2025年11月14日訊(記者 程熙)“十五運會”賽事期間恰逢深圳市第六個“垃圾減量日”,坪山區(qū)秉持“綠色、共享、開放、廉潔”辦賽理念,加強垃圾分類宣傳,動員社會廣泛參與,通過“無廢觀賽”實踐點、“垃圾減量日”及“山海撿塑”活動、“志愿引導日”行動等舉措全面助力提升城市環(huán)境面貌,積極營造“綠色共享、無廢全運”的濃厚氛圍。

無廢觀賽:讓分類文明“顯”起來
11月8日至10日,坪山體育中心體育館內,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藝術體操項目上演著力與美的較量。賽場內,競技比拼激情四射;賽場外,分類文明潤物無聲。為了讓來自全國各地的觀眾與媒體在感受體育魅力的同時,也能體驗到城區(qū)文明的溫度,賽事期間,賽會志愿者積極宣傳“垃圾不落地”“我的垃圾我?guī)ё摺钡任拿骼砟?,引導觀眾按要求分類投放各類垃圾,維持干凈整潔的賽場環(huán)境。

在賽事場館周邊,20名城市志愿者化身文明宣傳引導,倡導有序排隊、文明觀賽、無廢觀賽等理念;2個“無廢觀賽”志愿實踐點,通過“瓶瓶有‘禮’”空瓶兌換等創(chuàng)新形式,將“垃圾不落地”“我的垃圾我?guī)ё摺钡任拿鞒h化為生動實踐,引導觀眾按要求分類投放各類垃圾,做到“人走座凈”。

“我們不僅向市民宣傳綠色理念,更要以身作則,踐行光盤行動、空杯減塑,減少使用一次性用品、做好分類投放,用行動影響他人,用行動感染他人,共同提升環(huán)保意識?!睆氖吕诸愔驹阜盏姆独蠋煴硎?,他通過“志愿深圳”小程序參加了十五運會垃圾分類專題培訓,深入學習了“無廢全運”行動指南與垃圾分類知識。

垃圾減量日:讓環(huán)保理念“活”起來
坪山區(qū)垃圾分類志愿服務大隊走進筆架山體育公園,開展“分類換享市集活動”。現(xiàn)場通過手工作品展示、垃圾分類互動游戲等趣味形式,吸引眾多市民帶著家人、朋友在打卡體驗中學習分類知識,鼓勵市民從源頭減少廢棄物產(chǎn)生,踐行可持續(xù)生活方式。

11月8日至9日,在坪山區(qū)馬巒山郊野公園,一場“山海撿塑”宣傳實踐活動,將無廢理念從城市延伸到自然。活動助力市民環(huán)保習慣的逐步養(yǎng)成,也有利于“無廢”理念不止活躍于十五運會期間,而是深深植根于市民日常生活。

志愿引導日:讓基層治理“聯(lián)”起來
伴著十五運會的火熱賽事,坪山區(qū)第五次“志愿引導日”行動開啟。傍晚時分,社區(qū)志愿者們深入各住宅小區(qū)、城中村的垃圾分類投放點,向市民廣泛宣傳 “生活垃圾要分類”“廚余垃圾可扎袋”等核心知識,一方面以“點贊式引導”鼓勵分類準確的居民,耐心糾正混投行為,手把手演示生活垃圾分類投放關鍵步驟;另一方面針對居民分類“嫌麻煩”“不精準”等痛點,重點推廣“智慧回收”新模式,將科技賦能作為破題關鍵?;顒永塾媱訂T838名志愿者,聯(lián)動51個住宅小區(qū)與144個城中村,實現(xiàn)638個集中分類投放點全覆蓋。

據(jù)了解,本次行動深度融合“桶邊引導、入戶宣傳、智慧回收”三大舉措,旨在進一步固化居民分類習慣、提升源頭分類準確性,以更潔凈優(yōu)美的城區(qū)環(huán)境,為全區(qū)垃圾分類常態(tài)化持續(xù)注入新動能。
志愿者現(xiàn)場演示可回收物智能回收箱的“掃碼、投放、返現(xiàn)”的使用流程,不僅讓“可回收物精細化分類”變得便捷有趣,還通過生動講解闡釋了資源循環(huán)利用的重要意義,推動居民從“被動分類”向“主動參與”、從“嫌麻煩”向“趣分類”轉變?,F(xiàn)在,大家普遍反映:“這樣清晰的指引,我們分得清、也投得對!”再加上智能回收“投廢品、變現(xiàn)金”的實在好處,居民們從“被動要求”轉向了“主動參與”,垃圾分類的“坪山氛圍”正越來越濃。

坪山區(qū)以“垃圾減量日”與“十五運會”為契機,通過多元活動構建了全民參與的“無廢全運”氛圍,為十五運會貢獻坪山力量。接下來,坪山區(qū)將持續(xù)深化垃圾分類與源頭減量工作,創(chuàng)新宣傳形式,引導更多家庭和社會力量加入垃圾減量的行列中來,為深圳市的綠色發(fā)展和生態(tài)文明建設貢獻力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