深圳新聞網(wǎng)2025年5月27日訊(記者 葉宏平)音樂是靈魂深處流淌的詩行,是跨越時空的橋梁,更是點燃希望的火種。在深圳鹽田,有一位歌者,用堅守與熱愛,深耕聲樂教育20余年,將音樂的力量傳遞給無數(shù)人,他就是——深圳悅之聲創(chuàng)始人、男高音歌唱家、鹽田區(qū)民族團結進步協(xié)會理事羅玉榮。
1976年,羅玉榮出生于貴州的布依族家庭。家鄉(xiāng)的山水賦予了他對音樂的敏銳感知,也為他的藝術之路埋下了種子。多年后,他懷揣著夢想來到深圳,這座城市的包容與創(chuàng)新,成為他實現(xiàn)藝術理想的肥沃土壤。2007年,羅玉榮加入深圳交響樂團合唱團,開啟了他在聲樂教育領域的探索之旅。在這里,他不斷打磨教學技藝,經過多年鉆研與實踐,不僅積累了豐富的舞臺經驗,更逐漸摸索出屬于自己的一套“羅式聲樂教學法”。
這種教學法打破傳統(tǒng)界限,將意大利美聲唱法的科學發(fā)聲技巧與中國民族唱法的韻味完美融合。羅玉榮深入研究氣流與身體胸腔、頭腔等多處共鳴腔體的關系,探尋聲樂發(fā)聲的客觀規(guī)律。教學時,他善用生活中的具象場景激發(fā)學生的想象力和觀察力,將抽象的聲樂發(fā)聲原理變得通俗易懂。
憑借這套創(chuàng)新教學法,羅玉榮培養(yǎng)出了中央音樂學院全國狀元等眾多優(yōu)秀學子。他的教學成果不僅體現(xiàn)在專業(yè)競賽中,更在于讓學生真正掌握科學的發(fā)聲方法,實現(xiàn)一通百通,自如地在流行、民歌、美聲等不同唱法間切換。
羅式聲樂教學法的神奇之處,還在于它對嗓音嘶啞的修復功效。在羅玉榮的聲樂課堂里,曾有50多位因不正確發(fā)聲導致咽喉炎、聲帶小結等問題的嗓音嘶啞患者,在這里找到了好轉的希望。
羅玉榮的教學魅力,在學員們的評價中得到了生動體現(xiàn)。身為戲劇專業(yè)出身的荀女士,起初只是抱著試試看的心態(tài)走進羅老師的公益課堂。未曾料到,僅僅兩節(jié)課,羅玉榮科學的氣息練習方法和獨特的教學方式,就為她打開了全新的音樂天地。
學員魯女士也對羅玉榮充滿感激之情:“孩子以前聲音沙啞,唱歌總是費力。跟著羅老師學習后,不僅修復好了嗓音問題,還在深圳市少兒歌唱大賽中獲得金獎?,F(xiàn)在孩子很喜歡唱歌,聲音也變得越來越洪亮?!?/p>
談起聲樂教育生涯,羅玉榮的目光里滿是溫柔與堅定:“在深圳的歲月里,我見證了許多音樂夢想開花結果。我曾帶領鹽田外國語小學合唱團榮獲全市金獎,指導殘疾學生獲得全國特等獎,2019年還帶著孩子們登上深圳電視臺獻禮祖國……這些經歷讓我深深體會到,音樂不僅是藝術,更是一種愛的傳遞?!?/p>
如今,羅玉榮依然堅持在鹽田區(qū)多所學校任教,并義務指導殘聯(lián)藝術團。他的身影穿梭在校園與排練室之間,耐心地為每一位學生調試發(fā)聲、糾正動作?!拔磥恚蚁M転樯钲谂囵B(yǎng)更多音樂人才,讓這座城市的藝術之聲傳得更遠!”他的話語擲地有聲,正如他在音樂教育道路上從未停歇的腳步,承載著無數(shù)人對美好聲音的向往。
除了教學,羅玉榮在舞臺上更是光芒四射。他曾擔任馬來西亞著名歌劇《生死戀》男主角,其演唱被馬來西亞拉曼大學選為教材范唱;還常應邀參加香港“莫扎特聲樂之旅”音樂會擔任男主角。2010年“香港國際星聲樂大賽”美聲組特等金獎、2017年“第四屆全國少數(shù)民族歌舞匯演”聲樂組金獎等眾多榮譽,都是對他歌唱實力的認可。
此外,羅玉榮還創(chuàng)作了《我是一顆小小草》等優(yōu)秀兒童歌曲,為孩子們的音樂世界增添了絢麗色彩。在社會公益方面,他也從未缺席。他向山區(qū)小學母校捐贈鋼琴,將高雅音樂帶給山里的孩子,用實際行動踐行著音樂人的社會責任。
音樂的力量,在于它能穿透人心,喚醒沉睡的夢想,給予人們前行的勇氣。羅玉榮時刻銘記恩師——中國著名男高聲歌唱家李建章教授的教誨:“用生命熱情去歌唱”。以無私的愛教學,他不僅是音樂的傳播者,更是希望的播種人。